外博会再上演“内需大戏”(图)
发布日期:2010-06-11 02:51:53 点击:168外博会再上演“内需大戏”(图)
2010-06-09 08:28:00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一位工作人员从首届外博会展位前走过。外博会有力助推外销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新华社发“争抢60多亿人口的国外市场时,外贸企业也不要忘记13亿人口的内需市场。”这是去年东莞举办首届外博会时,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莅莞视察时的提醒。
去年6月,在东莞举行的首届外博会,在短短3天时间内成交额达509亿元,其火爆场面令参与者印象深刻,举办地厚街镇更一度道路拥挤,车辆大排长龙。参展商笑逐颜开,采购商收获颇丰,就连从珠三角各地赶来的市民都意犹未尽,直称“明年还要来”。
今年3月22日,第二届外博会北京推介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商务部、广东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以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有关行业协会、商业机构、经销商代表、商业服务、中介机构的代表共约500人参加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敲定了第二届“外博会”的举办方案,本届外博会延续了首届的特色和免收摊位费等优惠措施,并增添了博览会召开前的培训、对接会议。
今年,我们又将期待怎样的外博会精彩?
参展企业范围更广
本届广东外博会,将不仅仅局限于广东企业!
记者从组委会获悉,今年的外博会将组织泛珠三角其他省区企业参展,据初步统计,其中广东省外资企业占95%左右,泛珠三角其他省区占5%左右。
主办方介绍,本届共安排了约2500个国际标准摊位,组织了约1200家外商投资企业进行高质量产品展销。采取严格措施,保证展销产品以质量安全、有竞争优势的终端消费品为主,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当届参展行业,并按行业优化展区布局。
另外,展位以广东各市外资企业数量比重为基础进行分配,第二届外博会还邀请了少量四川、福建等2个泛珠三角省份企业参加。
展会还将安排采购洽谈专区,邀请国内外大型采购集团、经销商、专业市场,安排采购经理和买手与参展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采购,提供产品内销服务,实现快速拓展国内市场。
展销产品分类有变
在首届外博会的基础上,本届展会对展品分类进行了优化组合。调整后的展品主要包括家电电子、服装、鞋帽、玩具礼品、餐厨用品、家居饰品、日化用品、食品饮品八大类,展销产品以质量安全、有竞争优势的,适合连锁、超市、百货、批发、代理等方式经营的终端消费品为主。
分类调整后,第二届外博会将根据不同类别分配摊位,其中,家电电子570个、服装350个、鞋帽300个、玩具礼品330个、餐厨用品100个、家居饰品400个、日化用品170个、食品饮品150个。
据统计,首届外博会参展产品分为九大类上万种。其中,服装鞋帽类企业274家、占23.2%,玩具礼品类166家、占14%,消费电子类159家、占13.5%,家居饰品类142家、占12%。
可打“高尔夫”比赛
本届外博会特别新增了“外博会杯”大买家高尔夫球赛作为配套活动之一。据主办方介绍,比赛以采购商代表队参加的团体赛形式进行,10―15家代表队参赛,每家3―4名代表。以每队全部人员的总杆数计算该队的总成绩,设冠、亚、季军各1队,特色奖2队,奖品以奖杯为主。
此外,“组委会评选奖”也被列入到新增配套活动范围内。为鼓励双方交易,组委会将评最佳展示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成交奖3个奖项,由秘书处各组推荐,奖品以奖牌(匾)为主。
其他展会配套活动,如开幕式暨签约仪式、欢迎酒会、外资企业产品内销高峰论坛、产品采购对接会、内销“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和商务服务中心等大致不变。其中的高峰论坛探讨的主题为“国际产品国内流通―――探讨如何建立外企产品内销政策机制”,将于6月18日举行。
另据了解,此次展会设立内销“一站式”服务中心专区,安排外经贸、海关、国税、地税、检验检疫、质量监督、工商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现场办公,现场为外商投资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提供政策咨询、现场受理有关内销业务等服务。
内外销的有机结合
尽管目前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但广东省副省长、外博会组委会主任万庆良也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寒流,广东外贸依存度较高,受危机冲击较大。扩大内需、大力开拓国内市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尽管外贸形势趋暖,但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不稳,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中国外经贸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外经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2010年“稳外需”仍将面临不少挑战。以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为例,2009年涉及我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案件超过百起,涉案金额约120亿美元。今年以来,已先后有美国、欧盟和阿根廷等国相继对我国的钻井管、铜版纸和服装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广东外贸整体回暖、结构调整加快,应在稳外需的基础上优化贸易结构。
姜增伟也曾表示,出口和内销的两条渠道并用、批发和零售两个市场的对接,在当前和以后都非常重要。当前,出口型企业要抛弃传统思维,不仅外销要注重,内销也要看重;金融危机时要做内销,金融危机过后,也要注重国内市场。
姜增伟强调,外销模式以长单、批发为主,而内销模式多是短单、零售,下一步外销企业应该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情况,重点是将内销与外销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http://www.nfdaily.cn/ )
本文关键字:外贸服装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