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妥协多于突破的G20峰会
发布日期:2010-06-29 15:45:14 点击:65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全体会议经过两天会议昨日在多伦多闭幕,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多伦多峰会宣言》,《宣言》说,各国强调,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保持经济平衡稳定增长,同时着手改革国际金融系统。这些话表面看来各国保持一致态度,事实上只是一些模棱两可的妥协性的言辞。因此,多伦多G20峰会只是一次妥协的会议,各国还是各做各的。
当前对各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的追求,当然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保持经济复苏的势头,彻底走出金融危机。但是毕竟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复苏各国经济及复苏世界经济的政策和看法不尽相同。美欧经济状况不同,美欧的看法不同,准备实行的经济政策也不同,其分歧在这次G20峰会上充分表现出来。
美国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还不稳固,各国须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如果大家松下劲来,当前的经济复苏局面是有可能得而复失的,而如果各国继续努力,只要把经济复苏局面巩固下来,彻底走出金融危机阴影,那么各国的经济困境是可以得到解决并且能得到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国际社会的强有力的帮助。
欧盟国家却不以为然。欧盟国家正面临主权债务危机,如果不削减财政赤字,欧洲经济“二次探底”完全是现实的危险,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无非是继续增大政府开支,扩大已经很大的财政赤字,一旦陷入信用危机,不要说不能巩固现有的经济复苏,其经济前景简直不堪设想。因此,当前不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是要收缩,退出某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减少财政赤字,避免当前最危险可能也是最凶险的主权债务危机。
可以说,欧美双方说得都有道理,双方看到与碰到的都是现实的问题。虽然双方的诉求都带有全球性,但由于双方以及各方的情况、利益不同,因此只能各说各的,各干各的,只能在沟通上保持一致。但还是看得出来,中国更多地是站在美国一边,对刺激政策和退出与结构改革表达了相对谨慎的态度。
对于金融危机边缘的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家,其境遇和采取的政策与美国不同。这些国家都已开始加息,开始部署退出措施。然而这些国家与欧盟国家的收缩也不同,他们没有主权债务危机的威胁,只是为平衡前一阶段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刺激政策,以免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其实与这些国家情况差不多,从直接的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复苏比之更为强劲,当然中国通胀预期比之也毫不逊色。可是对中国经济来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作为中国经济三大拉动力之一的外贸可能遭遇欧洲经济的“二次探底”,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还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风险,这一切使继续巩固经济复苏比抑制通胀成为中国当前最迫切最关注的经济政策重点。
有鉴于此,胡锦涛主席提出“既要持之以恒、坚定推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也要照顾到不同国家国情,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多伦多G20峰会宣言的基本格调就是如此。
“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上次匹茨堡G20峰会提出的,至今9个月,可能现在世界各国经济还未明朗化,因而此次峰会只能以妥协告终。再过半年,首尔G20峰会将要召开。届时世界经济局势可能会更加明朗,那时可能会达成几项大家都赞同并准备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