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汇改并非迫于美国压力
发布日期:2010-06-29 16:51:23 点击:145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曾提醒,关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问题,美国压一压,我们就升一升,我们决不能这样应对。但是,在央行6月19日宣布重新启动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之前,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气势却是一直在升级。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次政策调整,是因“时机”而动,还是因“势力”而移。
金融危机期间特别是在去年的G20伦敦峰会上,美国把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为全球贸易失衡,提出全球再平衡理论,为其以后要挟人民币升值埋下了伏笔。果不其然,今年初美国高调施压,但是经过高层沟通,美国最终宣布推迟原定于4月15日公布的主要贸易对象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但是,中美之间却从此就汇率问题展开了“暗斗”。直到面对今年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30.5%至1199亿美元,5月份同比增长48.5%至1317.6亿美元的外贸数据,美国被“激怒”,开始了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新一轮“明争”。
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是美国议员、学者、专家以及民间呼吁人民币升值,强硬要求中国改变汇率政策,这次打头阵的却是美国政府至关重要的官员。美国财长盖特纳强硬指责中国政府拒绝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亚洲其他国家增加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阻碍了全球均衡发展。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桑德尔・莱文也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威胁称,如果中国到多伦多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还不改变汇率政策,就将付诸立法程序。他说:“经过7年时间,美国和国际社会的耐心已经耗尽。”
虽然人民币汇率与美国利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焦点在于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帮助美国增加制造业出口,缓解当前贸易赤字和高达10%的失业率,但是,中国宣布汇率改革的最佳时点,却跟美国的“耐心”无关。用“美国压力、中国屈服”这样的思路看这个时点,更是有失偏颇。
因为穿越纷争的迷雾,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重新启动浮动汇率制度,更多关注一篮子货币变化、不扩大浮动区间、不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一次性重估,这一系列调整,对中国来说,都是机遇大于风险。
在中期内,汇改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外汇流入时,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只能被动地收购大量外汇,相应地,就会投放大量人民币。而货币供应的过快增长,会诱发通胀和资产泡沫。汇率弹性增强,央行被动收购外汇的规模就会小很多,由此一来,中国货币政策将可摆脱因结售汇而被迫干预市场的困扰,更为独立和自主。同时,国内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也就无须顾虑流动性的变幻莫测,宏观调控可能因此进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
从长期来看,中国产业转型也将借助汇率压力启动结构升级,尤其是外向型产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将更多面临市场压力,而非此前单纯的政府引导。人民币的强势地位有助于人民币的真实升值,从而使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相对价格更加合理。这有助于经济的再平衡,使之不再过度依赖外需作为增长动力,从而实现向内需驱动型和非贸易部门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至于企业和居民家庭,因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购买力上升,将可以更从容地推动海外并购乃至购物求学。
金融危机期间特别是在去年的G20伦敦峰会上,美国把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咎为全球贸易失衡,提出全球再平衡理论,为其以后要挟人民币升值埋下了伏笔。果不其然,今年初美国高调施压,但是经过高层沟通,美国最终宣布推迟原定于4月15日公布的主要贸易对象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但是,中美之间却从此就汇率问题展开了“暗斗”。直到面对今年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30.5%至1199亿美元,5月份同比增长48.5%至1317.6亿美元的外贸数据,美国被“激怒”,开始了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新一轮“明争”。
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是美国议员、学者、专家以及民间呼吁人民币升值,强硬要求中国改变汇率政策,这次打头阵的却是美国政府至关重要的官员。美国财长盖特纳强硬指责中国政府拒绝人民币升值会造成亚洲其他国家增加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阻碍了全球均衡发展。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桑德尔・莱文也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威胁称,如果中国到多伦多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还不改变汇率政策,就将付诸立法程序。他说:“经过7年时间,美国和国际社会的耐心已经耗尽。”
虽然人民币汇率与美国利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焦点在于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帮助美国增加制造业出口,缓解当前贸易赤字和高达10%的失业率,但是,中国宣布汇率改革的最佳时点,却跟美国的“耐心”无关。用“美国压力、中国屈服”这样的思路看这个时点,更是有失偏颇。
因为穿越纷争的迷雾,我们可以看到,人民币重新启动浮动汇率制度,更多关注一篮子货币变化、不扩大浮动区间、不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一次性重估,这一系列调整,对中国来说,都是机遇大于风险。
在中期内,汇改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外汇流入时,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只能被动地收购大量外汇,相应地,就会投放大量人民币。而货币供应的过快增长,会诱发通胀和资产泡沫。汇率弹性增强,央行被动收购外汇的规模就会小很多,由此一来,中国货币政策将可摆脱因结售汇而被迫干预市场的困扰,更为独立和自主。同时,国内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也就无须顾虑流动性的变幻莫测,宏观调控可能因此进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状态。
从长期来看,中国产业转型也将借助汇率压力启动结构升级,尤其是外向型产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将更多面临市场压力,而非此前单纯的政府引导。人民币的强势地位有助于人民币的真实升值,从而使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相对价格更加合理。这有助于经济的再平衡,使之不再过度依赖外需作为增长动力,从而实现向内需驱动型和非贸易部门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至于企业和居民家庭,因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购买力上升,将可以更从容地推动海外并购乃至购物求学。
本文关键字:外贸政策
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