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坚持自主创新 突围在改革重组之后
发布日期:2010-07-04 23:33:36 点击:67新华网山东频道6月26日电(记者王志)自2000年改革重组以来,中国重汽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法宝”,依托加快产品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突围”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抢占新能源汽车和再制造发动机的新领域先机,走出了一条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崛起之路。
自主创新成转方式度危机“法宝”
据中国重汽生产快报统计:截至5月底,今年中国重汽产销重型汽车双双突破9.5万辆,再创历史新高。据预计,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产销量有望突破11万辆,相当于去年全年产销量的88%。
作为我国最早生产重型汽车的企业,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被誉为国产重型汽车的“摇篮”。但在2000年改革重组之前,中国重汽的产品只有一个系列、78种车型,专利技术为零。
面对企业的生存困境和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中国重汽从重组后的第一年起,就始终把企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确立技术领先战略等四大战略,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8年底正式推向市场的HOWO-A7高端重卡,是中国重汽自主创新的最佳代表。今年5月,当国际金融危机的余威尚未散去、国内重型汽车销量开始减少时,中国重汽的豪沃A7市场销售却持续火热。截至5月中旬,销量已达4300多辆,是2009年全年销量的两倍多。预计今年销量有望达到1万辆,成为引领我国高端重卡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重汽集团党委副书记韦志海介绍,在专利技术方面,中国重汽从重组前的专利技术为零,发展到累计有国家批准专利授权656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设计专利86项。此外,近五年来还为国家制订重卡行业标准24项,成为全国汽车行业专利最多的企业。
“自主创新,使中国重汽实现了由小到大的转变,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生存问题,更使企业跨上了新台阶,实现连续十年的跨越式发展。要使中国重汽由大变强,依然离不开自主创新。”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说。
新能源重卡与发动机再制造“比翼齐飞”
在发展传统重型汽车的同时,中国重汽早早将目光瞄准了适应未来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和再制造发动机领域,在转方式过程中实现调结构。
近日,中国重汽旗下的济宁商用车公司成功开发出CNG(压缩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天然气汽车,8款豪运系列CNG新能源汽车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进入市场。
据介绍,中国重汽豪运系列CNG天然气载重车具有五大特色,包括节约燃料费用,可降低运输成本,1立方米天然气价格相当于柴油价格的一半;比燃油安全性高,天然气相对空气的比重仅为0.6至0.7,一旦泄漏,可在空气中迅速扩散,不易在户外聚集达到爆炸极限;燃料抗爆性能好;具有很好的环保效果;可延长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周期等,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为打造“低碳经济”,中国重汽在推出新型能源汽车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是中国重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也是国内第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企业、北美发动机再制造协会会员、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首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国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单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复强动力公司现已形成以再制造斯太尔发动机为主的20多个品种;发展成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资源利用率居世界前列的专业化发动机再制造企业。
国际化战略“突围”激烈市场竞争
进入2010年,国际外贸环境依旧面临着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一些国家刺激政策退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凭借近几年实施的国际化战略,中国重汽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却出现持续向好的势头。
据统计,截至5月14日,中国重汽出口系统累计订单已实现5082辆。截至4月30日,累计实现出口创汇7267万美元,累计实现外联出口交货值3.89亿元。
近年来,中国重汽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特别在面对国际金融风暴时,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推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
中国重汽变传统单一的“坐商”出口业务模式为“走商”,将营销管理前移,积极推进国际市场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将全球市场划分为六大区域市场,并设立24个国别代表处,每个代表处负责不同区域市场营销服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目前,已在全球拥有70多家经销商,近300个售后服务网点,产品覆盖94个国家。
上一篇: 张国庆:退出策略影响股市“情绪”
下一篇: 政策的力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