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专业分工”向“主题分类”裂变
发布日期:2010-07-23 15:05:31 点击:126中国服装市场从“批发市场”到“专业市场”转换的程序中,突显了从“业态”到“功能”的异变。即,从强调市场的批发业态到重视市场的专业功能。于是,大批专业市场的应运而生,无论是在建设的规模上还是在建筑的档次上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事实上,中国服装市场的专业化分工是从商圈分工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商圈的专业化而非市场的专业化。比如,义乌小商品商圈、绍兴纺织商圈、叠石桥家纺商圈、濮院羊毛衫商圈等专业化商圈的分工,为这一时期的专业化商圈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较为明晰的采购标志。但随着专业化商圈市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展,市场同质化竞争已经成为制约专业化商圈市场转型和提升的关键瓶颈。那么,未来的专业化商圈市场将如何转型和演变呢?
专业化的混沌――浅尝辄止
我们常知的零售商圈是按照人口规模和区域地位划分的,同时,由于购物中心、百货商城已经纳入到商业地产规范化管理的范畴,形成了比较规范、可以计算的商圈;相反,中国批发市场的商圈形成具有产业性、历史性和辐射性,导致中国专业市场始终处于“三非” 的“边缘化”状态,即,“非标准、非业态、非功能”。由于专业市场中单纯批发业态正在被多种混合商业业态所“稀释”,因此,未来专业市场的商业模式将如何转型成为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话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专业”理解为“专批”某类商品的市场,比如,服装、家纺、鞋帽,显然,进入到新的竞争领域就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显然,中国专业市场按照专业化商圈市场继而按照市场专业化业态分工的方式正在受到新兴市场、网络市场、信息市场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从服装批发市场到服装专业市场的过程也是中国商品市场从“工商局办市场”到“开发商建市场”的转换过程。我国批发市场的专业化建设主要包含两个范畴:一是市场建设的纵向平台专业化,即商贸地产的范畴;二是市场功能的横向平台专业化,即商贸流通的范畴。恰是由于两者之间的混合交织,导致中国专业市场整体定位的缺失和混沌,很难有标准的考核指标。事实上,一个商圈内有若干综合性服装市场,从大的范围内是专业市场,但是,在同一商圈内就显得分工不细、业态雷同。随着批发市场“边缘化”时代的来临,大部分混合型低端市场必然会被淘汰出局。“大块头更要有大智慧”,“混合型”的市场形态在集散型品牌市场商圈竞争中已经开始出现“衰落”的迹象,如果不从根本上认识和把握市场转型的要素,势必会导致一些商圈的提升成为“老鼠搬家的游戏”,更如同在“麻袋上绣花”。随着专业市场商圈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商圈的专业化必须向市场的专业化转型。
主题化的细分――任重道远
所谓主题化细分是针对专业化市场而言的。专业化商圈市场必然会在市场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寻求主题化细分,即产品链式的细分。按照产品链细分的角度,我们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以市场为基础的产品链细分,在整体商圈定位的前提下围绕一个大的产品类别开展产品系列的推广和整合,比如,濮院羊毛衫市场商圈、沙溪牛仔服装市场商圈、织里童装市场商圈等,这类主题化业态分类结果是商圈越来越复合,比如辽宁的西柳市场、河北的白沟市场,都已经从服装和箱包逐步走向复合型十大主题化专业市场(服装、家居、汽配……),这类专业市场大多属于产地型市场;二是以商圈为基础的产品链细分,在单体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围绕一个专的产品类别展开产品分类的运营和孵化,比如,按照主题化业态分类,四季青市场的男装城――女装城――童装城――裤业城等;按照主题化功能分类:上海名仕街、上海时尚硅谷、杭州中纺设计中心等。通常,这类专业市场大多属于集散型市场。
随着商圈型专业市场的不断完善,是“业态+功能”还是“功能+业态”成为新一代专业市场平台建设和渠道再造的新话题。目前,服装市场功能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专业市场转型的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比如,创意中心、外贸中心、展贸中心、品牌中心等。从服装市场混合功能向服装市场复合功能的转化正在发生新的裂变,服装市场业态的主题化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市场的产品与市场的功能,始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作为市场产品的定位是商业地产,作为市场的功能定位是商业运营,建设市场的开发商考虑更多的是地产怎样销售;而运营市场的服务商考虑更多的是市场怎样运营。长期以来,由于服装市场的“短缺性”,导致一批服装市场开发商成为了服装市场的“主宰”。但随着服装市场“卖方市场”的形成,服装市场“去功能化”的时代即将来临,未来,谁把握了市场的运营模式,谁掌握了市场核心业态,谁才是市场的真正主宰者。
市场的主题分类主要是指市场业态的专题化分类。可见,服装市场的混合业态将不再是服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市场的主题化业态将逐步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当华南城四处建设超级商贸城,当柒牌开始扩张500家专营店,当河南要建设百余家尾货市场,不难想象,专业和主题已经成为不同商业模式和不同运营商“心中的膜拜”。由于主题化分类的裂变以及主题化市场开始涌现的背景是渠道流程和终端平台的改变。因此,不久的将来,更多的专业化商圈市场开始告别盲目生长,“让专业更主题,让主题更专业”。比如,奥特莱斯、网上商城、直营大店等,一些主题化市场开始追求自身独立的渠道和品牌,寻求主题价值。这样,主题化市场能够更多的是站在企业和产品的角度重新定位,寻找“做精才能做强、做强才能做大”新市场模式,探索“你综我专、你专我精”的创新之路。
不被专业化覆盖,就被主题化衍生。专业市场的产品细分“不仅要打成一片,更要抱成一团”。 据调查,目前90%以上的传统商圈开始进入多极复合型升级;80%以上的市场开始实现单极主题性转型。当“多极复合”遇到“单极主题”,中国服装市场的裂变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键句提炼:目前,服装市场功能的专业化已经成为专业市场转型的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市场的主题化业态将逐步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旋律。
下一篇: 原材料铺租价格齐涨 服装涨价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