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高中生没有职业理想 如何选择合理专业?
发布日期:2010-06-30 10:33:43 点击:96记者边晓丹
一部《杜拉拉升值记》火了,不管是电影还是书。
拉拉为职业理想努力的“升值历程”,道出了现如今众多城市白领的职业现状。包括快乐、苦恼以及期望。
然而,一份调查却显示:在小学,有80%以上的孩子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初中,有职业理想的人降到50%,到高中降低到不足20%。
颇具意味的是:当世界日益变成地球村,竞争也愈加“全球化”的职场,“杜拉拉们”为寻找一份好生活而努力维护职业规划的同时,我们80%的高中生却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也不了解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以及有多少职业类型。
这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而眼下,高考的余温依然灼人,志愿填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缺少了职业理想的高中生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个人生重要的抉择?而真正的职场又是需要怎样的人?我们的记者展开了调查。
高中生:
“等上了大学再说”
其实,调查说现在的高中生“缺少职业理想”,也是“误打”了他们。
用杭州源清中学的毕业生小陈的话说,高考就是过独木桥,读书时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理想、未来,只知道不停地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等上了大学再说”――这是不少高中毕业生的真实想法。
然而,真得等到“上大学时再说”时,就变成了“盲人摸象”:一份《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在家长手中疯狂传递就说明了这点,不少家长都是按图索骥看学校、选专业,包括孩子和家长,并不清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工作,喜欢哪个工作。
据记者了解,刚刚结束的今年高考本科第一批志愿填报工作,金融类、语言类、计算机类专业依然是不少家长和考生们追捧的专业。
然而,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却要给不少家长浇盆冷水。这家机构近日发布的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给曾红极一时的法学、计算机、国际金融等专业亮“红牌”:毕业生失业人数多、且薪资较低(详见附表)。
其中,报告还指出,高职就业率反而要高于本科。
职场充满了变数,没有了“职业理想”只认“就业率”,往往要吃亏。
过来人:
热门专业不等于好找工作
事实上,即将进到了所谓好的专业,也并不等于好就业。
1998年,王志鹏高分考入浙江大学生物科技与应用专业。虽然已经记不起具体的分数,不过王志鹏依然记得刚入学时这个专业给他带来的自豪感:“是当时浙大分数最高的三个专业之一。”
但到了毕业时,他却为之苦恼:除了考公务员,身边的同学大都继续读研或者出国了,这个社会并没有为生物科技的高材生提供更好的机会。
相反,2003年,吴明从杭州一家知名大学的新闻系毕业,漂亮的简历也没有给他的找工作带来好运。无奈之下,吴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投了上海的一家不知名的外贸公司。没想到,这家公司录取了他,英语口语较好的他,很快成为公司的主力,刚毕业收入就达到了万元以上。
一位朋友和记者打趣说,你看,杭州最有名的房地产老板都是历史专业毕业的。而就记者身边的同事来说,有学中文的、学法律的、学日语的,甚至还有学医的,谁说专业就是门槛?
专家:
“红牌”专业并非绝对红牌
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研究的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丽君的话很有启发性。
“我是研究人力资源的,除了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行业,不少用人单位并不绝对看重专业,更重视‘可雇佣能力’。”陈丽君顿了顿,“这种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沟通技能等。”
的确,在全球四大会计所、宝洁等大公司招聘会上,并不在意你的专业是什么――什么专业都可以投简历,参加统一的考试。
虽然学校也会做一些技能目录和人力规划,陈丽君说,没有人拥有预测未来的水晶球,关键在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规划。
当然,家长和考生也不能被“红牌”专业给“吓”倒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招生办主任、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项建斌说,就拿计算机专业来说,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就业时依然是非常吃香的。
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
“红黄绿牌”本科专业
红牌专业黄牌专业绿牌专业
动画美术学地质工程
法学艺术设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生物技术统计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生物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石油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公共事业管理采矿工程
体育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油气储运工程
生物工程工商管理矿物加工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英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红牌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绿牌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关于“孩子的职业理想”,你有什么想法?杭报热线124181646欢迎你来电畅谈。
上一篇: 财政部取消紫杉醇等406种商品出口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