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园区问题暴露 两难的政府:该怎样出手?
发布日期:2010-07-10 17:44:21 点击:133广东产业园区问题暴露 两难的政府:该怎样出手?
- 2010年07月10日 16:05 中国经营网 江海波我要评论(0)字号:T |T
不久前,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名单正式对外公布。广东希望通过抓住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推动产业经济顺利转型升级。这是广东实施“双转移”策略之后,首次披露其未来的产业重点与产业布局。
在实施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政策的同时,某些产业园区未能充分考虑产业扩散特征、政府政策缺乏长期性与稳定性等一些被忽视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
产业园区规划不科学危害很大
5月24日,备受广东各地区、各行业关注的现代产业500强名单出炉,总投资达11945亿元人民币。据悉,该500强项目包括10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10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01个优势传统产业项目以及100个现代农业项目。
同为5月出台的《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中,广东将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与此同时,珠三角一些城市亦开始注意到传统经济中的不足并推动转型。例如,数年前,中山开始意识到该市工业产业结构偏轻、偏低的缺陷。2005年,该市以政府一号文出台政策,决定加速发展装备制造业。
中山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中山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在世界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进行的。该人士说,2005年,中山以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超常规的政策扶持力度,拉开了工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转变的序幕。
事实上,广东为了加快发达地区珠三角的转型与升级,同时平衡落后的东西两翼和北部地区的发展,牵头让珠三角城市与后者对口开办了许多产业转移园区。但是,由于规划的不科学,这些园区亦出现了实施效果差,专业化优势不足等问题。
近日中山大学王珺教授与其研究团队发布报告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当时的产业园区规划未能很好的考虑有关产业的扩散特征,所确定的产业类型不合理,最终造成招商引资和园区运营困难。
该报告举例指出,如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的规划产业为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气及自动化五大行业。其中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电气及自动化3个行业的区域关联效应较大,技术密集度也较高,产业扩散一般会呈现较强的空间连续性,但梅州距离珠三角中心城市较远,广州与珠三角企业不愿意跨越较大空间进行转移。报告指出,东莞、佛山等城市在其他非珠三角城市的产业转移区亦存在同样的规划不足。
政府引导基金对产业升级很重要
转型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本身就非常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说:“当前中国的社会资本还是比较充足的,但很难聚集到一起形成规模。政府引导性的创投基金就是使民间的资本化零为整,最后形成投资。”
靳海涛另一重身份是深圳创业投资公会会长。他以苏州的例子来证明政府引导基金对产业升级的重要性。苏州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诞生于2007年,但现在,苏州的创投基金已经达到200个以上,资本额已经有300亿元。这些资金活跃在苏州的土地上,对当地企业产业升级与创新带来了巨大的能量。
靳海涛认为,政府引导式的创投基金有播种的效应,珠三角的企业要完成转型与升级,政府应该积极创立引导基金,为企业解决资金上的困难。
中山是广东较早开始筹备政府引导基金的地区,该市是广东首批获得金融科技结合试点的城市。中山明阳电气首席运营官王宪说,创投资金创造了明阳的奇迹。据透露,在过去三四年的时间里,明阳电气先后7次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总额达8亿元。王宪说,从公司原始投资3000万元,发展到注册资本10亿元,总资产达50亿元的规模,利用原来股东的投资和盈利是取不到这样的成果的。
产业政策应稳定、连续、科学
不久前的一次有官员在场的公开场合,TCL集团(124181646)董事长李东生谈到转型时期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时,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产业政策,而且对不同的产业可能适用的产业政策不一样。
他以自己所在的行业举例说:“现在电子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需要企业在技术创新、制造工艺能力的投入方面做比较大的投入,这种投入连带着企业对基金的需求。如何能够更便利地获取资金,这就需要政府在支持这类高科技企业产业转型时,制定相关的政策。”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副总裁李培恩接触过大量珠三角企业转型的案例。他注意到,过去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以及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其转型的路径最好是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而其中,最容易操作的是先向研发这一段开拓。相对来说,建立一整套的营销系统需要一个更为漫长的过程。
珠三角的企业一般都有一定的聚集效应。这一点在东莞、中山表现的更为突出,如长安的模具制造、虎门的服装、中山小榄的五金、古镇的灯饰等等。李培恩认为,由于珠三角企业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不少企业家的视野与眼界受到了自身条件的限制,政府应该针对这些具有相同特征的企业进行相应的产业链延伸的引导,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企业需要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更害怕政策的不确定性。不少企业反映,最近外贸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频繁变动,加上去年以来税收政策的波动,更加重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尤其是来自政府层面的风险,因为变动频繁,更是难以预料。
下一篇: 第十二届建博会之嵊州:厨具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