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2010
发布日期:2010-07-12 11:51:32 点击:192网络时政文摘(2010-7-12)
领导下井观花 根治矿难无望
烈日炎炎似火烧 民工权益谁保障
美航母项庄舞剑 赴黄海身不由己
外储增长纵放缓 固有困境未改
进出口又破纪录 低端厂商更大镬
中国为何增购日本国债?
庭审吃了闭门羹:法官集体外出考察不开庭
中国房地产市场骤变 政策被疑悄悄转弯
经历过文革的清华学子问:文革一切都错?
大陆逾万网上黑药店为患
.............................
领导下井观花 根治矿难无望
东方日报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周决定,「煤矿和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轮流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表面看,该规定将矿工和矿领导的生命安全绑在一起,风险共存,严厉得有几分入骨,实际上旧调重弹,空泛无力,根本不能逆转当今中国「带血的煤」、「要命的矿」之惨状。
中国矿难发生率世界最高,每年有许多矿工在矿难中身亡,不绝的矿难成为国人一块心病。执政当局祭出撒手锏,以「矿领导陪同挖煤」提升管理者安全意识,促使加大安全投入。无良老或管理者再怎麽无视矿工生命,总不至于连自己的性命也不顾吧?就像远航的船长要对乘客安全负责,万一遭遇沉船事故,船长必须最后逃生。
但是,「领导下井」并不是制度创新。在过去五年中,国家发改委、安监总局等部门多次发文,要求所有煤矿确保每个班次至少有一名负责人与工人同下同上,企业法人及业务管理者每月下井不得少于十次等,这些规定一出中南海就走样变调,辗转至基层煤矿便成一纸空文。国务院今次重申既往规定,如果没有制度保障,无人监管落实,充其量为煤矿领导下井观花,隔靴搔痒,演亲民骚,到头来只是一阵凉风吹过而已。
中国的煤矿安全其实不缺规章制度,近几年出一次矿难就发一个规定,有关文件堆积如山,从监管、问责到严厉处分,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付诸执行却是千疮百孔。看看那些出事的煤矿,哪一个不是证照齐全?哪一个不是违规生产?哪一个不是监管不力?哪一个不是掉以轻心?哪一个不是疏忽大意?
带血的煤 要命的矿
以安全监督为例,从最近发生矿难的煤矿来看,安全监督员基本到位,但实际作用有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官商浑为一体,开矿老手眼通天,安监员人微言轻,根本不是老及其后台的对手,岂能阻止煤矿非法开瘢恳坏┓⑸矿难,老性命无忧,官员被问责却早已酒足财满。用矿工的话来说,「无钱人管有钱人,那就是个笑话」。
至于问责制,每每发生矿难都有官员被问责下台,不可谓不严,尤其今年以来,当局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但仍然没能制止矿难密集发生的势头,今年首季,山西、河南连续发生四宗矿难。讽刺的是,就在国务院要求「领导轮流带班同下矿井」的第二天,河南平顶山一座煤矿发生爆炸,造成八死三十六伤,而该市市长刚于半个月前因一宗矿难被停职。
其实,内地矿难多是人祸所致,当局要根治这一顽疾,首先要切除官商勾结的毒瘤,将煤矿背后的巨大利益放在阳光下照射,沿着利益链条挖出煤老的后台。否则的话,哪怕就是逼着煤矿领导带着父母、配偶、孩子同下矿井,对根治矿难也无济于事。
烈日炎炎似火烧 民工权益谁保障
太阳报
本文重点
* 官商勾结 剥削民工
近期持续高温,内地多个城市接连传出农民工中暑身亡事件,农民工的高温权益成为关注焦点。
农民工一般从事建筑、清洁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多数需室外作业,每天在烈日下辛劳十多小时。他们本来最有资格,也最有需要享受各种高温福利,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震惊。最近,各地当局纷纷调高高温津贴,但农民工却往往被排除在外,连《人民日报》也不得不承认:「顶着酷暑干活的农民工根本不知道有高温津贴这回事。」
众所周知,农民工长期离家在外,没有固定单位,干一天活赚一天的钱,就算气温再高,也不能停止工作,否则手停口停。而企业管理层只想着赶进度,增加盈利,根本不顾农民工的死活,他们不到摄氏四十度都不会承认是高温作业,绝不会主动发放高温津贴。
内地的劳工法例本来有一系列保障劳动者高温权益的条文,例如高温停工时工资照发,中暑按工伤处理,高温津贴不得计入最低工资,高温期间加班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等等。但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这些都只是一纸空文。
官商勾结 剥削民工
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受高温折磨的状况视若无睹,只会下发文件「温馨提醒」农民工要有「高温意识」,但却从来不督促企业落实农民工的高温福利,更遑论查处企业侵犯农民工权益的劣行。更可笑的是,他们坐在冷气房内办公,却不忘巧立名目,为自己设立各种高温津贴。难怪有人直言:「坐办公室吹空调的有津贴,晒太阳流汗的永远别想。」
农民工高温权益被剥夺的现象,在内地极为普遍,但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就一直是社会上受歧视的一群,时至今日,问题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日趋严重。在劳动保障方面,管中央修订了相关法例,但不少企业都阳奉阴违。正如有农民工在网上揭露:「不要说高温津贴没人给,就是工人应享有的劳保、保险等福利都没发过!工会不是我们选的,不替我们说话,政府官员忙着吃喝,收红包,没时间管咱们农民工!谁让咱生在中国呢?认命吧!」这是血与泪的控诉,活灵活现地揭示了官商勾结剥削农民工的黑幕。
国家领导人再三强调要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工作得体面。然而,成千上万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却连高温福利这样的基本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有何尊严?有何体面?
美航母项庄舞剑 赴黄海身不由己
东方日报
联合国安理会就天安舰沉没事件发表的声明未有直接谴责北韩,在北韩高喊自己打了一场外交胜仗之同时,美国和南韩却认为声明已明确地指出北韩要为天安舰沉没负责,而南韩外交部更表示会按原定计划与美国在黄海进行联合军演,摆出一副师出有名的姿态。黄海是中国首都门户海域,南韩联同美国在黄海进行针对北韩的反潜演练,予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感,与南韩在天安舰事件上处于同一阵线的华府,不得不伴随南韩舞剑。
美国国务卿希拉妮和防长盖茨将于月底出访南韩,出席两国的防长和外长联会,足证华府继续力撑南韩。至于美国对黄海军演一直默不作声,让南韩扮演发言人角色,相信是要凸显南韩于天安舰沉没事件的受害者角色,以免美方藉军演试探中国实力的言论进一步发酵。美国航空母舰华盛顿号的去向,成为外界揣摩华府是否支持联合军演的重要线索。
实质向中方施压
据悉,华盛顿号原计划于亚太海域执行巡防任务,但在任务开展不到三周就折返日本横须贺军港,日本外务省称,华盛顿号已于本月三日返回横须贺,美国海军解释这次航母返港是要庆祝七月四日的美国独立日,但有日本传媒认为,美军考虑派遣华盛顿号参加美韩军演,才会突然下令航母折返。
有评论认为,南韩方面表示待安理会发表声明后才伙美在黄海军演,表面上是给予联合国安理会应有的尊重,但实质是向中方施压。南韩一口咬定天安舰被北韩潜艇发射鱼雷击沉,惟中方反对安理会在声明中直接谴责北韩,南韩表示待声明出炉后才举行黄海军演,其潜台词似乎是「继续袒护北韩的话后果自负」。问题是,中国虽然对北韩存有一定影响力,但这并不代表北韩对中方言听计从。
南韩媒体近日谈到「两韩军事紧张延伸为中美关S紧张」现象,有美国传媒披露,奥巴马政府内部对应否派航母到黄海军演出现分歧,部分官员担心派华盛顿号到黄海军演可能惹怒中国。中国早前在东海举行的军演,未如外界推测般处处针对美韩即将举行的军演,若说华府在黄海军演一事上身不由己,那麽华府派出单航母战斗群抑或是双航母战斗群参加军演,涉及更深层的考虑。
正如中国不惜一切维护北韩之说值得商榷,华府即使力挺南韩也有限度。
外储增长纵放缓 固有困境未改
东方日报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国家外汇储备按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点一,已增至二万四千五百馀亿美元之谱。数据以国家不追求高额外储立场看是坏消息,因为高额累积外储并未得到扭转,但增长的幅度在放缓,算得上是好事一桩。然而,放缓主要是外储中以欧元为主的非美元资产变动,亦可能关乎调控资产市场泡沫,以及早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受挫,外汇Q流入纾缓有关。因市场因素所致,而非政策引导努力消除外储增长的结构性根源,令人担心外储增长放缓,不过阶段性的现象,增长随时复燃。
佐证外储缓增短期现象,是有国际热钱流出,其实同一时期,中国本身推动的「走出去」对外投资及收购,也带动资金外流。但是自从中国宣布增强汇率弹性以后,国际热钱又再蠢蠢欲动,外汇局加强了「拦截」的防范就是证明。究其实,长期以来有多少国际热钱「伪装」成贸易或投资,甚至暗道越境进入内地,本就是说不清的一盘「煳涂帐」。
外汇储备成为烫手山芋,决策者口头认知,但多高才是合理是争持不下的话题,反过来减磅无目标,抑制了政策作为。内地专家书生论政式的争拗,对市场欠缺说服力,那麽听听美国财政部怎麽说:中国外储可偿付持有储备最多的十二个新兴国的短期债务,还高于合理的基准。用「树大招风」已不足以形容,中国外储的「离谱」在国际上如何招人嫉恨。
国家外汇局近期就外储的「解画」问答,没有对解决外储的困境负起责任,好像中国外储中官民持有比例失衡,是民间或百姓不愿持有外汇,以致「藏汇于民」难以实现。国家要民众分忧,但百姓的血汗积蓄,一来无对外投资渠道,二来外汇存款利率低于人民币存款,没有政策扶助,何来积极性可言?国家财富都强调流动性和增值,百姓就不讲这一套麽?纯粹与别国比官民持有比例,而不比较百姓的家底和取态,藏汇于民就如空谈。
另外,外储的投资困境未取得突破。所谓多元化,买黄金受限,买商品亦受产业放缓所抑制,对外收购又遇政治抵制,不离买债券一条路。近期积极买日本国债,这种多元化的努力却令人捏汗。在欧洲债务危机盛行之际,日本债务之巨,已被广泛揣测是下一波危机的引爆点,在此敏感时刻中国冲入「火场」,使人难分辨动机是投资还是打救?
外储买美债已受过一次大惊吓,再搭上另一个「有潜质」的债仔,外储的投资策略怎能不叫人疑惑?倒是美国的《外交》季刊一篇文章发出客观评价:中国的「金融外交政策」更多惠及他国,而本国的受惠则并不像看上去那麽多。外国人道出外储作为金融外交的工具,国内外利弊的颠倒,媚外亏内的策略处置,官方怎能不对国民有欠交代?
中国民众并未享有西方那样完善的福利,中国民众还很穷困,有甚麽理由创造的财富先益别人后利自己呢?这样的策略处置,不有愧于国人吗?如果说外储增长难抑,外储投资陷困,国家不是有必要寻求可行策略从困境中突破,而不是长期囿于两难,安于官式包揽、无透明度机制监察地运作。长此下去只能为外国得寸进尺地觊觎,并成为金融安全的隐患。
进出口又破纪录 低端厂商更大镬
太阳报
中国外贸继续强劲,海关总署公布六月份出口额达一千三百七十四亿美元,增长四成四,而进口亦达一千一百七十三亿美元,增长三成四,两者均打破了二○○八年七月的纪录,双双创新高。环球经济仍充斥着再陷衰退的忧虑,内地的强劲出口被分析员形容为「反地心吸力」,无疑为下半年经济打下强心针。不过,对一些从事低技术、劳力密集及出口传统产品的厂商而言,例如珠三角的一些港商,肯定是噩耗,恐怕大限比想像中更早来临!
内地出口额连续两个月超过一千三百亿美元,顺差更从五月的一百九十五亿美元,进一步升至六月的二百亿美元,解开了最近两项政策转向的「谜团」。首先是人民币重启升值。内地外贸未受欧债危机扩散影响,加上巨大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必定有增无减,既然迟早要来,迟升不如早升,难怪人民银行会「失惊无神」地宣布增强汇率弹性。
其次是工资上涨成风。虽然外贸加工企业调整工资并非始于今日,但由富士康等外资厂掀起的加薪潮,确实具里程碑意义,背后明显有政府默许甚至鼓励,绝非偶发事件。市场曾有不少意见认为,加薪潮将会增加出口企业的成本压力,但观乎过去两个月的外贸表现,就算因此令出口增长稍为回落,也没有甚麽大不了,加薪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很明显,人民币升值及加薪将打击出口企业,其中又以所谓的低端u造业承受最大压力,但影响远不止于此。汇率及工资两大政策转向,还代表着中央放弃低端u造业的企图愈来愈明显,尤其在出口强劲的背景下,将更有决心强迫产业升级转型,无论本土企业或港资企业,均无法避开这一淘汰浪潮,难道真的不用担心拖累出口吗?
很多人还有错觉,以为中国的出口仍然以衣服、玩具及鞋类等低技术产品为主,其实出口结构早已默默地转变,以机电产品为主打。根据海关总署的数字,这类产品在上半年便渍体出口近六成。由于还未有六月份的分类数字,先参考一至五月份,期内机电及高科技产品出口总值五千一百多亿美元,增幅介乎三成四至四成。相反,服装、纺织品、家具及鞋类的出口总值合共才九百五十亿美元,增幅介乎一成三至三成。不难看到,在制订涉及外贸的各项政策时,首先会关注哪些行业?
外贸强劲,印证「世界工厂」地位不会被轻易取代,而主导出口的机电及高科技产品,对劳工成本及汇率变化不那麽敏感,将有更大空间以升值及加薪来「倒逼」企业转型。在东莞开厂的港商形容当地「十厂九空」,当局对工厂执笠更是乐观其成,并不令人意外,甚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本来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但突然雷厉风行,再加上全国一起行动,只怕经济及社会成本不菲!
中国为何增购日本国债?
早报
美韩即将在“黄海”军演。“天安号”事件给李明博的压力越来越大。金正日从容布局现在及未来。菅直人慢慢修正着前任首相鸠山的对美政策。东北亚局势十分紧张。
此时,日本财政部却传来的耐人寻味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
“日本财政部近日公开中国过去5年买进日本国债的数额。统计数据显示,最多的是2005年(2538亿日元),隔年2006年出现后退,下降至2091亿日元,到了2008年只有378亿日元。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增购约5410亿日元的日本公债,等于2005年的2.1倍。”
昨天是七七卢沟桥事变73周年纪念日。日本媒体传来的这一消息,相信会让很多中国人心情很复杂。
中国为何增购日本国债呢?
最容易让人想到的一个理由,就是中国想分散外汇投资风险。所谓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国拥有的美国国债已经够多了,继续增购会增加投资风险。事实上,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已经让美国人担心中国会不会用“抛售国债”这一方法做威慑美国人的金融原子武器。中国外管局的回答是,不会。
接下来的理由,就是欧元区经济的缺乏希望。投资国债,尤其是投资长期国债,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的前景。欧元区国家由于超过美国标准的高福利,导致债务负担无比沉重,欧洲人又缺乏二度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大罢工又对欧洲经济雪上加霜,债务危机很难消除,长期内似乎看不到欧洲的经济前景。美国国债已经拥有太多,欧洲经济又没有希望,难道要中国投资第三世界的国债?于是,日本国债成为一个选择。
日本国债本身也充满神秘。由于日本国债发售政策的相对排外,外国持有国债只占日本国债总额的4.7%。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不希望看到外国势力拥有太多日本国债,以对日本政策构成过大的影响力。同时,日本经济尽管长期低迷,21世纪以来却也未发生大的滑坡。于是,从安全性的角度,增购日本国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最后一个理由,可能是体现中国对日本民主党政府的支持。自民党时代,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找不到根本解决的办法。民主党时代,日本向中国靠拢,中国购买日本国债,支持日本经济发展也是一种考虑。
只不过,对中国的这种善意,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并不领情。客观而言,比起中国所拥有的美国国债,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规模尽管仅次于英国,但从总量上只占日本国债总额的很小一部分。但是,比较敏感的日本人仍然对中国增购日本国债的行为十分担心。
庭审吃了闭门羹:法官集体外出考察不开庭
日前,多名律师和当事人按通知来到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法院参加庭审,却被告知大多法官集体外出考察工作,无法开庭,法院并未通知当事人延期开庭。立桉庭负责人表示出庭通知不可能收回,这种做法并无不妥。
云网7月10日报道 律师接到法院立桉庭的出庭通知书,与当事人准时到达指定法庭后,却发现法庭大门紧闭。开庭时间过去一个多小时了,仍未见到办桉法官,也没有得到法院方面明确的答复。律师和当事人一行,就这样被晾在法庭外面。昨天,如此怪事就发生在(云南)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法院。据记者观察,原定于昨日开庭审理的其他桉件的一些律师和当事人,也遭遇同样的尴尬。
前来出庭
当事人和律师吃闭门羹
今年5月初,云南亮剑律师事务所解家玺和金尚江两位律师,代理了一起发生在曲靖市麒麟区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桉件。5月25日,两律师接到了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法院立桉庭的一份《出庭通知书》和《举证通知书》,称法院已受理该桉,定于7月9日上午8时40分在第六法庭开庭审理,希望该桉的代理人准时出庭。按照相关规定,两律师也在15天内向法院提交了支持自己诉讼主张的全部证据。
为打这场官司,7月8日晚,解家玺和金尚江以及当事人(原告)曾女士等人,提前从昆明赶到法院附近的宾馆住下,准备第二天的开庭事宜。昨天早上8点 30分左右,两律师及当事人来到麒麟区人民法院第六法庭门外等候。
8点40分,开庭时间到了。可是,第六法庭的大门却一直关着。起初,大家还分析说,可能是法官有事会迟到一点,并没有太在意。等过了10多分钟,依然还没有开庭的迹象,也没有接到法院方面变更开庭时间或是开庭地点的通知。
一等再等
立桉庭答复再等半小时
就在他们等候开庭期间,并没有见到一个法官前来说明情况,也没有见到被告方的当事人和代理律师。于是,金尚江律师感到蹊跷,就先打电话给法院办公室,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答复,到法院一楼的立桉庭进行咨询。
9点左右,金尚江一行来到法院一楼立桉庭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是,由于两律师所代理的桉件,医疗相关鉴定结果还没有出来,双方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不能开庭审理了。
既然不能如期开庭,那为什么不提前通知呢?在律师的质问下,立桉庭的负责人黄某说,再等半个钟头,等医院方面的人过来协商后再说。
又是半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一直到9点40分左右,两律师和当事人还是不见任何消息,也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出面来进行解释和说明,他们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
解家玺说,作为一名职业律师,曾经不止一次地遇到过法官延迟开庭、拖拉办桉的情形。每临此事,通常被告知法官临时有事,或者安排冲突,或者改原定开庭为谈话……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能不疑惑,法官的时间重要,当事人或者律师的时间就不重要了吗?
据记者观察,原定于昨日开庭审理的其他桉件,其当事人与律师在得到延期开庭的答复后,很是无奈地离开了法院。
法院解释
法官集体在外难组合议庭
记者将情况向法院值班人员进行了说明,并表明身份后希望能够联系法院办公室进行采访。值班人员非常重视,在确认开庭的时间后,打电话与法院办公室联系,但电话却无人接听。值班人员又拨打办公室负责人的手机,才得以说明情况。
原来,法院相关部门正在开会。不几分钟,法院办公室负责人从楼上下来,听记者说明情况后说,因为大多法官集体出去考察工作了,由于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够,所以才出现了这种状况。
法院更改开庭时间,通常有电话通知和发传票通知两种。大多数情况下,是电话通知当事人。当然,如果当事人不放心,比如怕被骗,可要求法院发书面传票。那为什么不提前告知律师和当事人呢?该负责人承认,这是属于法院内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与立桉庭负责人黄某联系,协调他对此进行说明。
主审法官
昨天自始至终没有露面
就在法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出面协调时,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两名工作人员急匆匆地赶到法院。他们说,才接到法院立桉庭负责人黄某的电话,被临时叫过来的。但是,医院的代理律师和主审该桉的法官,却始终没有在法院出现。
在法院办公室协调下,10点左右,立桉庭负责人黄某来了。之后,双方被叫进调解室开了一个情况说明会。黄某解释,主要是原告认为此事属医疗过错,被告医院又认为属医疗事故,不承认原告方已经做的司法鉴定结果,而原告方曾女士又申请做的医疗鉴定结果还没有出来,目前双方争议较大,要进行相关协商后才能确定开庭。
既然不能开庭,为什么不提前通知呢?面对律师和记者的质疑,黄某的情绪非常激动,说发出去的出庭通知是不可能收回来的,但是即使不能够按时开庭,反正当事人和律师也需要到法院来办理相关手续,并没有什么不当。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协调,解家玺和金尚江两名律师和当事人的情绪才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