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立 40而不惑 这十年我这样走过
发布日期:2010-05-19 15:05:31 点击:117我享受这10年的过程
姓名:金晶 出生年:1981年
职业状态:牢牢抓住机遇,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金晶,要不是她自己介绍说已经快到30岁生日了,而且还拥有一个4岁的女儿,我还真不敢相信她有这个年纪了呢。金晶鲜活得跟个小姑娘似的。
金晶说她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面对社会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自己只是一个职校会计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异常艰难。金晶说她很感谢她阿姨和她的一次谈心,做教育工作的阿姨和金晶谈了一次话,阿姨让金晶不要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只有把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有机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听了阿姨的话,她先进了一家小企业工作,同时她也考出了会计师。等有了工作经验后,她很幸运地进入了一家大企业上班。好学的金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不断学习各种外贸知识。
不到3年时间,聪明的金晶就基本掌握了谈生意、接订单,跑厂验货等生意经。后来恋上了单位里同样聪明能干的业务经理,金晶和他恋爱后就有一个愿望,以后他们自己开一家外贸公司。结婚后的金晶,经历了怀孕生女后,有近一年没去上班。她就借此机会帮丈夫筹划了开公司的各项准备工作。金晶和丈夫的外贸公司如今开张已经有2年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丈夫跑外,金晶主内。金晶说,虽然他们的事业还刚刚起步,但她信心十足。她相信只要牢牢抓住机遇,未来就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回顾走出校门的这十年,金晶说她是幸运的,因为她抓住了机遇。说到三十而立,金晶笑了,她说自己都没觉得,怎么一下子就到了三十了?不过俏皮的金晶说:“20岁到30岁的十年,是我从女孩到妈妈的过程,也是人生从单纯到渐渐成熟的过程,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吴春妮)
40岁梦想才开始
姓名:林华 出生年:1970年
职业状态:我要留点东西给自己
2010年第一天,柯桥笛扬路上新鼎烘焙坊开张,30多平方米的店堂里几十种糕点秀色可餐;墙壁上参差悬挂着的海派风景画,古典西洋乐的背景音乐萦绕,落地玻璃旁几张小圆桌有客人在翻着杂志,听着音乐,品尝着服务生送来的糕点。来的客人都说这里就像是喝下午茶的地方。才开张一个多月的新鼎烘焙,就已经成了周围居民每天要来的地方。此时最欣慰的还是这家店的主人林华,因为,这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
把爱全部给了家人
今年刚满40岁的林华,之前所有时间都留给了家人。从王坛山坳里走出来的农家女孩,因父母在上海打工,15岁时就不得不辍学,挑起了操持家务,抚养两个年幼弟弟的重担,全力支持两个成绩优秀的弟弟读完高中,考上大学。24岁那年她结婚后在绍兴市区安了家,此时,父母在上海承包了市政工程,她怀着身孕和丈夫来到上海帮助打理家务,做一些后勤的工作。
在她的眼里,家比天大,为家付出是一个做长女和妻子的责任。到了孩子该读小学的时候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到绍兴,联系了绍兴最好的小学,每天接送儿子,风雨无阻。曾经在学校时成绩优秀的林华,把埋藏在心里的求知渴望,寄托到儿子的身上,于是除了每天的接送,精心做好一日三餐,放学后还要给儿子复习功课。尽心尽职地做着全职家庭主妇。
想为自己做点事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如今儿子已经16岁,马上就要中考了,两个弟弟分别从浙江大学和宁波大学毕业后相继成家并且有了不错的事业。看着已经超出自己一个头高的儿子,林华突然有了一丝的忐忑。儿子毕竟要长大,而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的自己,除了能干点家务还能做些什么?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我该为自己做点什么了。和姐姐感情深厚的弟弟,觉察到了姐姐心思,他对姐姐说:“姐,是你从小把我们带大,如今我们日子都好过了,你想做点什么事情,我会全力支持你,只要姐姐能开心!”听着弟弟深情的表白,林华热泪盈眶,而脑海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开一家精致的糕点房,这个愿望其实埋藏在她心里已经好多年了,因为挑食的儿子每天的早点最喜欢吃蛋糕面包。
家人支持给她力量
带着弟弟给的50万元创业基金,林华决定开一家儿子喜欢吃的糕点房。并且要开在柯桥,因为,她认准了柯桥的商机。一向办事干练,急性子的林华,立刻与新语烘焙总店买下了加盟店权,煞费苦心在柯桥笛扬路找到店面后,半个月的装修时间里,她每天乘公交车来到现场督工、搞卫生,夜晚还要学习一些营销知识,熟悉糕点的制作和配送的流程。对于开店需要一系列的手续和营销知识,林华感觉到了脱胎换骨的艰难,人也消瘦了很多。远在上海的弟弟,此时又给姐姐发来短信:“姐姐,万事开头难,开店只是一个尝试,我们不一定期待它能赚钱,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梦想来经营,所以你不要有太多的思想负担,哪怕是当做人生的一种学费也是值的。相信自己!”带着弟弟的鼓励和支持,林华坚持了下来,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所有开店前的工作。2010年的第一天,新鼎烘焙坊柯桥店开张了,那天,林华的父母、两个弟弟、弟媳、丈夫和儿子都来现场庆贺,林华在摆满花篮的店堂前,幸福地笑了。
(本报记者 马频 文/摄)
喜欢和别人比较才会进步
姓名:秦飞 出生年:1981年
职业状态:兴奋!站在由量到质的提升临界点!
“元旦过了,我也算是真正到了而立之年。”说起而立之年,秦飞似乎有点感叹的味道。他说,以前听听而立之年,感觉到那时非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或者要为大事业打下坚实基础,这样才对得起这个标志性年龄。但现在看看,似乎还有些差距,生活平平淡淡,但也安排得秩序井然,事业谈不上如日中天,但也算走上了正常轨道。
“不走寻常路!”秦飞走的路和很多80后有些不一样。20岁高中毕业后,秦飞没上大学,直接从事外贸工作。秦飞家里经济条件较宽裕,所以一直以来他生活得很轻松,直到走上创业的路,才感到肩上的压力一下沉了起来。秦飞通过自学,两年时间他就在外贸行业入了门,现在在柯桥一家外贸公司做业务,因为细心和勤奋以及诚信,他积累了不少稳定客户。因为外贸行业处处潜藏着风险,产品做不好要赔,客户信誉不好要赔。他说他做这行真的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才干了几年,以前身上的一些懒散,一些粗心,一些傲慢,皆一个个渐渐消失了。
秦飞说他在事业上很喜欢和同行比较,从中寻找自身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长处和短处,以及时纠正,扬长避短,寻求更快速的发展。秦飞觉得他是80后的前辈,他感觉应该在各方面走在80后的前面,起到引领作用,特别是事业上不能落后。“我还是很有自信的。”秦飞说他从学校出来走向社会时是轻松上阵,因为家里没后顾之忧,所以自信相对多一点。
“我正站在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临界点!”说到将来的事业,秦飞很是自信,未来的十年里,他梦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本报记者 胡思源)
30岁结婚不觉得晚
姓名:小东 出生年:1981年
职业状态:年轻人就要有闯劲
而立之年的小东在长辈的期盼中,终于在跨入新年的第一天结婚了。
高考那年,他因为填报志愿失误,本来可以去清华的分数,结果只上了浙江大学。毕业后,他不负众望被省城一家大型企业录取,很快成为这家企业最年轻的工程师。在别人眼里小东的一切都很顺利,学业不错,工作有成绩。追他的女孩也不少。然这一切并不让小东感到舒心。眼看着他的一些同学早就结婚生子了,可他连朋友也不肯谈,要做和尚了,妈妈为此很着急。
其实做事情一向稳实的小东他自己另有一番打算的。他一直觉得就算在大型企业上班,可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他说因为现有体制的制约,有时候总感到不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想搞点技术改造,有人会说他想出风头,还有许多条条框框让人感到窒息。于是他就萌动了自己去开厂创业的念头。这个想法在他脑子里酝酿成熟后,他终于向领导递交了辞职报告。尽管在老人的眼里,他的这一做法实在有些冒险,这么好的工作他放弃了,去创业,万一失败怎么办。小东说,他为什么不急着找女朋友,其实也是考虑到了这点。他说人要是有了牵挂,可能就没有了闯劲,所以他觉得趁自己还年轻,得去闯一闯。好在他父母最后也很支持他的这个想法,把准备给他结婚用的钱提前取出来支援他开厂。
小东开的是家机械加工中心,凭着他过硬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信誉,他的厂很快有了起色。不久一个漂亮的也是浙大毕业的学妹来到了小东身边。30岁的小东虽然结婚比一般人晚了几年,但他在婚礼上很自豪地说:“三十而立,我30岁结婚,应该赶上了三十而立的古训吧。”在我看来30岁结婚并不晚,事业有成后结婚,这样的婚姻才更稳定吧。 (吴春妮)
上一篇: 中小企业贸易融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 海盐县多措并举助推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