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限制系统数据加载中...

售价能坚挺? 一汽

发布日期:2010-07-17 02:53:52 点击:111

  等待了两年多,预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众CC”终于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了“一汽”。之前对CC的关注一直不多,在北京的马路上也没怎么见过她的倩影,有人说她是惊鸿,但我还没一瞥过。对于CC的轿跑定位,感觉也该分开来说较好:“大众CC”称为轿跑的问题不大,“一汽大众CC”称为轿跑略显勉为其难,国产后30万人民币左右的预期价位也显得过高。

  因为“一汽大众CC”搭载的是迈腾那台2.0TSI发动机,这与“大众CC”的发动机是有明显区别的,同时“一汽大众CC”也没有“大众CC”3.6FSI的前置四驱。而Lane Assist车道偏移警示、ACC自适应巡航、Park Assist智能驻车辅助等“一汽大众CC”所传承的众多系统,也难说就是轿跑的充分或必要条件。所以感觉“一汽大众CC”应该归类到B级车中,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类似的人工智能系统在B级车中已不显见。

  长期以来,我一直对德系车有种说不出的好感,直到速腾的“腾空出世”。不管性能如何,以我的审美观点来看,速腾的样子简直太丑了。我实在想不明白,德系车怎么会有速腾的模样,以致迈腾出来后,我感觉迈腾又太过惊艳了。个人理解,速腾算是新捷达,迈腾算是新帕萨特,而如果“大众CC”算轿跑的话,“一汽大众CC”应该算具有轿跑概念的改进版迈腾。因为国产的CC除了比迈腾的轴距、车长、车宽稍大一点,车高稍低一点外,还真感觉不到有太多的本质区别。

  有人将国产后的CC与三叉星的CLS做比,这实在不应该,因为国产后的CC与CLS根本没有可比性(如果非说自己是轿跑的话,那么但价格除外)。30多万买个新迈腾,大家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热火朝天地议论,但真要买的话,我看实在该好好想想,到底值不值?在B级车里,现在已有迈腾、帕萨特B5、凯美瑞、雅八、天籁、马六等等,在B级稍高一点的里面还有奥迪、奔驰、宝马等国人眼中的豪华品牌。国产CC与前者相比没有价格优势,与后者相比没有品牌优势。

  同时,即使在轿跑车里面,锐志、睿翼也说自己是轿跑,思博锐、A4有时也说自己轿跑,但肯定都没法和CLS、RX-8、Quattroport等大牌相比。国产后的CC,即使真算轿跑,和以上品牌相比也一样面临着B级市场中类似的尴尬。如此看来,进口CC如果是卖品质的话,国产CC卖的就剩下概念了。预期30万元上下卖概念,结果如何,我想这是章鱼保罗都难预测的。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东风本田思博锐,也是猛炒概念,价位过高,市场的认可远不如雅八。国产CC是不是也会走这条老路,最终不及迈腾呢?

  其实,中国的汽车消费者长期以来都是被“剪刀”的,咱们挣着堪比第三世界的工资,购买者远高于第一世界价格的汽车。就以大众CC为例,两年前其欧洲市场的售价也就是20多万人民币左右,在欧洲以外的海外市场也就25万人民币左右,但在中国大陆市场就在50万人民币左右。人民币相较美元、欧元都在升值,但国人在购买汽车方面人民币一直不够坚挺。这与我们的外贸、产业、税收等政策不无关联,但也绝不该否定,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是惊人的。中国的汽车巨头们暂时还没有上市圈钱,这或许也是原因之一。中国汽车消费者血汗这样被“剪刀”,汽车产业再不好实在对不起数万万同胞。我看王岐山副总理再和美国佬谈汇率的时候,大可以用汽车来做比较,如此人民币贬值50%也不为过。

  话说回来,国产CC也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在迈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B级车市场的占有率。其方法就一个――让利,国产CC同比迈腾加价1―3万,迈腾在现有价格基础上,降1―3万,这既能保证一汽大众的利润,更是其他对手无法与之竞争的。

本文关键字:外贸政策
本文来源: